第一步就是明確愛是一種藝術,正如生活是一種藝術一樣。①我們想知道如何愛,②必須遵循我們學習其他任何藝術的同樣方法,諸如學習音樂、繪畫、木工或醫(yī)學技藝及工程藝術的方法。
在學習任何一種藝術時,必要的步驟是什么呢?
學習任何一種藝術的過程都能夠適當地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門藝術的理論,另一方面熟悉那門藝術的實踐。如果我想學習醫(yī)學技藝,我必須首先了解人體結構和各種疾病,但當我具備了這一方面的全部理論知識時,根本不意味著我在醫(yī)學技藝上是合格的。只有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把我們的理論知識成果和我們的實踐成果融為一體,即變?yōu)槲业闹庇X——這是任何一門藝術的要素——之后,我在技藝上才變得精湛起來。當然除學習那門藝術的理論和實踐外,為駕馭任何一門藝術,第三點也是必要的要素,即要使藝術精湛必須極其關心這一問題,在我的心中必須是:沒有什么比此藝術更重要的事情。
這適用于音樂、醫(yī)學、木工和愛的藝術。這里有著為什么在當代的文明中,人們很少嘗試探究愛這門藝術的答案,盡管他們明顯地失敗,盡管他們對愛如饑似渴,但卻又認為幾乎每一件事都比愛重要:成就、名望、金錢、權利——幾乎人們的所有精力都被用來研究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難怪乎沒有誰來學習愛的藝術。
1.1.
第一段中,在劃線處①和②填入的關聯(lián)詞,最恰當的一組是( )。
A.雖然 但是
B.如果 就
C.因為 所以
D.也許 還
1.2.
根據本文作者的觀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對任何一門藝術的學習都可以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
B.掌握一門藝術的理論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但還不是必要的
C.通過實踐,“我”可以將理論成果與實踐成果融會為一體
D.只有將理論成果與實踐成果轉化為“我”的直覺,才意味著“我”的技藝是精湛的
1.3.
作者認為,駕馭一門藝術的中心問題是( )。
A.“我”所追求的藝術是重要的,沒有什么可以代替它的事物
B.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在一起,并轉化為一種直覺
C.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所掌握的藝術變得精湛
D.如何把握住掌握一門藝術的一般性法則
1.4.
對本文最后一段話,理解最不恰當的是( )。
A.當代文明中,人們在“愛”這個問題上的失敗是普遍的
B.人們不關注愛的學習,是因為沒有把愛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C.相對于金錢、名望、權利等因素,愛對當代人而言似乎并不重要
D.愛其實對于每個人都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學而成的
1.5.
如果給這篇短文冠以標題,最恰當的是( )。
A.藝術學習
B.愛的藝術
C.藝術學習的方法
D.學習藝術的一般性法則
關于“起床”,有人總結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學研究。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需要完成一系列復雜的轉換:環(huán)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系統(tǒng)啟動→讓四肢蘇醒。這個過程被稱為“切換啟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當潛意識接收到“醒來”的指令后,它會先檢查一下周遭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潛意識就滿意地準備下班了。于是,意識會接替潛意識逐漸控制大腦,切斷夢境。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經系統(tǒng)開始啟動。當你的大腦逐漸清醒,它會下命令給四肢: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這整個過程,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與安全的環(huán)境來啟動大腦。
我們很多人,擔心叫不醒別人,常會用“鍥而不舍”的大噪音來叫別人起床。比如一直對著對方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他坐起下地才罷休;或者一直搖晃對方的身體,搖到對方起來為止。很不幸,這都屬于“殺傷性叫醒”,即用驚醒的方式切斷啟動過程,讓人立即恢復意識。這種粗暴的方式會帶給人極糟的影響。
睡眠是由潛意識負責的,睡著時它非常活躍,會接收大量的外界信號,并保留下來,制作成夢境,如果在此時被“粗暴”地驚醒,潛意識就會戛然而止,它還沒來得及叫意識來接班,就倉皇逃離,這個時候“驚嚇”的記憶和感受,會很容易在潛意識中沉淀下去,形成深層的驚悚,導致神經系統(tǒng)的紊亂。小則令人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當牙膏;大則一天渾渾噩噩,頭腦不清。長期以來都被“殺傷性叫醒”,會帶來一系列神經或心理的問題,比如被壞情緒控制、沖動易怒、心境低落、反應遲緩、注意力渙散等等。
再有,人在睡眠時,對環(huán)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殺傷性的叫醒”往往會剝奪這種安全感。潛意識在檢查環(huán)境時,覺得不安全,于是人在極度不安、恐慌、焦慮的環(huán)境中醒來,就會出現一些防御行為,比如攻擊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緒崩潰等。
如果希望你的親朋好友安全地醒來,一定要避免使用“殺傷性叫醒”。叫醒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溫柔與耐心,讓一個人感到足夠的安全。你可以用一些舒緩的樂曲叫人醒來。如果有一些特殊環(huán)境音,比如清脆的幾聲鳥叫、小溪潺潺聲等也不錯。
2.1.
下列選項中,不一定屬于“切換啟動過程”的是( )。
A.潛意識切換
B.開始接受外界信號
C.進行環(huán)境安全檢查
D.啟動神經系統(tǒng)
2.2.
關于“殺傷性叫醒”,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是持續(xù)地叫人起床
B.是破壞潛意識的叫醒方式
C.用驚醒讓人立即恢復意識
D.是影響人的正常睡眠的叫醒方式
2.3.
關于人的睡眠,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睡眠時人的夢境由潛意識來形成
B.人在睡眠時應減少接收外界信號
C.睡著時人的神經系統(tǒng)依然很活躍
D.睡眠由意識和潛意識來共同管理
2.4.
“殺傷性叫醒”可能會使人因失去安全感而( )。
A.沖動易怒
B.情緒崩潰
C.反應遲緩
D.心境低落
2.5.
最適合做本文標題的是( )。
A.潛意識和意識
B.睡眠中的心理學效應
C.起床時大腦工作原理
D.不能小看的“殺傷性叫醒”
人類總是依據自身的利益評價外部事物,將之分成優(yōu)劣好壞,而大自然則另有一套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F在人們聞之色變的沙塵暴,即由于強烈的風將大量沙塵卷起,造成空氣混濁,能見度小于千米的風沙天氣現象,其實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項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態(tài)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質史上,風力對草原帶的風化物質進行篩選分類:凡搬不動的粗大礫石,留在原地形成礫石戈壁灘;顆粒適中的粗沙和細沙被吹移到附近就聚集成沙漠;顆粒微小的粉沙細土和微塵,則被強上升氣流揚上天空,作中長距離的輸送。我國黃土高原的黃土層就是沙塵經數百萬年堆積而成的,華夏文明就是在這塊沙塵累積的黃土地上誕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澳大利亞的沙塵乘著南半球的西風掠過塔斯曼海,使新西蘭火山島上的土壤更為肥沃,因而被稱作“澳大利亞出口的珍貴產品”。從非洲內陸吹向地中海的強風幫助古羅馬人使用帆船從埃及運回小麥,但也將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塵帶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沙塵暴固然使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塵含有堿性,又可中和大氣中酸性物質,減少酸雨的發(fā)生。
風是地球上空的傳送帶,它將大陸的沙塵吹向海洋,又將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陸。沙塵和水汽相遇,便能結合為云,最終化作降水??梢姡硥m不僅在土壤的分布和補充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環(huán)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梢哉f,沙塵也是決定全球生態(tài)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來,沙塵暴卻已成為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一大災害。構成我國沙塵暴的物質材料,多來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區(qū)。在人為活動的干預下,特別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過度開墾,工廠盲目建設,排放不加控制,結果造成生態(tài)巨變:原來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擴大了;沒有沙漠的地方沙漠產生了;內陸河流程縮短,水量減少,沼澤地消失;河流兩岸的綠色走廊枯萎死亡。這樣,來自大西北的沙塵暴,一路上還源源獲得裸地上新的沙塵源的補充,而且混入了工礦企業(yè)排放的有害成分和來自草原上牲畜糞便中的病菌病毒。總之,在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后,自然界的風蝕速度已遠遠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連串的災害也就由此產生。
哥德說過:“大自然是不會犯錯誤的,錯誤永遠是人犯下的。”這或許能給我們某種啟示。
3.1.
下列對沙塵暴的解釋,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沙塵暴是由于風將大量沙塵卷起,使空氣混濁,能見度小于千米的風沙現象
B.沙塵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態(tài)平衡的一項工程
C.從地質史上看,沙塵暴是風力對草原帶的風化物質進行篩選分類的結果
D.沙塵暴是那些顆粒適中的粗砂和細砂被大風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3.2.
下列對“沙塵也是決定全球生態(tài)平衡的因子”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
A.沙塵這種天氣現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態(tài)平衡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B.沙塵逐漸積聚形成沙塵暴,在全球范圍內起了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
C.沙塵含有堿性,能使大氣中的酸性物質得到平衡,從而減少酸雨的發(fā)生
D.沙塵不僅在土壤的分布和補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環(huán)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3.3.
下列對沙塵暴災害加劇的原因,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強上升氣流把顆粒微小的粉沙細土和微塵揚上天空,作中長距離的輸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過度開墾,工廠盲目建設,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態(tài)巨變
C.沙塵暴中混入了工礦企業(yè)排放的有害成分和來自牲畜糞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后,自然界的風蝕速度已遠遠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3.4.
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沙塵暴曾給新西蘭、意大利、法國等國家?guī)砗锰?,因而必將被人類所利?/span>
B.風將大陸的沙塵吹向海洋,又將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陸,這將會使海平面逐漸升高
C.既然是人為因素加劇了沙塵暴的危害,人類也就完全有能力減少這種災害的發(fā)生
D.大自然是不會犯錯誤的,因此人類應當順應大自然,而不要企圖去改變大自然
申城首家市民體質監(jiān)測指導中心近年來對近500名體質監(jiān)測者體質監(jiān)測數據比對發(fā)現,約80%被監(jiān)測者的體質年齡大于實際生理年齡。另一項研究表明,目前中國高收入人群的過速老化趨勢已經超過歐美國家水平。
據上海社科院亞健康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申城健康人群占16%,非健康人群占14%,亞健康人群占70%(其中輕度患者約占40%,慢性患者約占30%),而亞健康人群中又以男性為眾,知識分子和企業(yè)管理者的比例最高,約達七成左右。據該中心徐迎肅主任介紹,目前許多中老年疾病患病人群普遍年輕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膽囊結石的發(fā)病提前了10年。在亞健康檢查中,常發(fā)現20多歲的年輕人就有脂肪肝,30多歲的人尿酸增高,40多歲的人患慢性前列腺炎。在30至40歲的男性中,30%至40%存在脂肪高、血脂升高的現象。一般來說,男性的亞健康癥狀傾向比女性多,在20至30歲的男性中,超過10%有脂肪肝、血脂高的癥狀。年輕女性中,乳房小葉增生、子宮肌瘤是常見的亞健康癥狀。在白領中常見的腰酸背痛、脊椎病,與空調環(huán)境里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fā)現,在不同職業(yè)的人群中,亞健康發(fā)生率較高的依次是干部19.34%,大學生10.95%,中小學和幼兒教師9.33%,中學生9.02%,工人8.98%、軍人7.60%、工程技術人員7.14%、企業(yè)經營人員5.36%、醫(yī)生3.60%。專家建議,如果有亞健康癥狀,而且通過自我調節(jié)無法減輕時,可去醫(yī)院檢查并到專門的亞健康治療機構去治療。目前較常用的體質亞健康檢測方式是“末梢”檢查,即從手指上提取一滴血,制成涂片,在超高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通過這種檢查 可以初步看出病人的細胞活力狀態(tài),比如,細胞有否缺損、膽固醇斑塊多不多、血脂高不高等,為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專家推薦以下科學健身方法:一是有氧運動,如跑步、打球、打拳、騎車、爬山等;二是腹式呼吸,全身放松后深呼吸,鼓足腹部,憋一會兒再慢慢呼出;三是做壯健操,使人體組織器官充滿活力,推遲衰老進程;四是點穴按摩,通過自我點穴療法和按摩,對體表適當刺激,激發(fā)機體抗病潛能。
4.1.
據上海社科院亞健康研究中心調查表明,上海市民中亞健康的輕度患者和慢性患者比例分別為( )。
A.28%,21%
B.41%,30%
C.40%,14%
D.16%,14%
4.2.
下列不屬于中老年疾病的是( )。
A.高血壓
B.膽囊結石
C.脂肪肝
D.脊椎病
4.3.
對“末梢”檢查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末梢”檢查是一種較常用的體質亞健康檢測方式。
B.“末梢”檢查可以完全檢測出病人的細胞活力狀態(tài)。
C.“末梢”檢查通過手指采血,制成涂片,并借助儀器觀察而得。
D.“末梢”檢查結果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
4.4.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是( )。
A.亞健康人群中以男性為眾,約七成男性處于亞健康癥狀。
B.市民體質監(jiān)測表明,絕大部分市民體質年齡大于實際生理年齡。
C.干部亞健康發(fā)生率高于學生亞健康發(fā)生率。
D.在20~30歲的男性中,超過10%的人有脂肪肝、血脂高的癥狀。
4.5.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是( )。
A.申城市民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B.學生是亞健康的高發(fā)人群。
C.亞健康癥狀完全可以通過自我調節(jié)減輕。
D.科學健身方法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現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相聲明顯競爭不過小品。為什么呢?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現代相聲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整體上不如小品的思想性深刻。
按說,相聲藝術發(fā)展到今天,在藝術上已經相當成熟了,說學逗唱的功夫和技巧,應該不會比小品遜色多少。小品是舶來品,直接借鑒了西方許多藝術手法,尤其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獨領風騷,這是它順應時代風尚,后來居上的首要原因。
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的整體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普遍提高,人們的審美層次已經發(fā)生了質的飛躍。以往僅僅有趣的藝術形式已經漸漸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在追求藝術享受的同時,還追求思想的升華和哲理的啟迪,追求“有益的”教誨。這“有益的”,不能理解為政治說教,也不能理解為道德說教,它更多的傾向于知識和哲理,傾向于生活中的真理。
每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電視節(jié)目中,那些藝術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小品總是最受歡迎的,因為它值得人們花費時間和精力來欣賞。人們在觀賞的同時,心靈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啟迪。相反,那些顯得有些粗俗,僅僅為了逗得觀眾一樂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贏得廣大觀眾的青睞。
有人說,中國人接受了幾千年的說教,現在都有點厭煩了,藝術應該向純藝術的方向發(fā)展。我覺得這是一種錯覺。中國人是受了幾千年的說教,這不假,但那是什么樣的說教呢?如果違背科學,違背真理的說教,不要說中國人,更不要說現代的中國人,就是外國人不是也同樣反感嗎?但說教并不意味著就非要違背科學,違背真理,它不許傳播科學、弘揚真理、啟迪人生的智慧嗎?人們,心中排斥的,只是虛偽造作無用的說教,決不會排斥真、善、美的教誨。向往真理,探究生活的哲理,是人的本能,什么時候也不會改變。
這幾年,哲理故事逐漸流行于故事刊物中,為僅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重新拉回了大量的讀者,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大量的哲理美文,正風行于網絡和各種期刊中,也是一種佐證。它證明人們永遠不會拒絕真、善、美的藝術熏陶,不會拒絕有益的啟迪。
所以,我愿意為說教爭鳴,愿藝術永遠不要脫離主題,脫離它該有的思想內涵。
5.1.
下列對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確的是( )。
A.人們排斥的只是虛偽造作無用的說教
B.藝術不要脫離主題和應有的思想內涵
C.說教應既有藝術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
D.人們向往真理,熱愛探究生活的哲理
5.2.
人們的審美層次的質的變化表現在( )。
A.人們已不會被有趣的藝術形式所吸引
B.同時追求藝術享受和有益的教誨
C.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普遍提高
D.傾向于追求知識哲理及生活中的真理
5.3.
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本文觀點的論據的是( )。
A.某些電影作品情節(jié)簡單,畫面制作精良,票房收入屢創(chuàng)新
B.某些小品中無厘頭的情節(jié)設置和夸張表演受人詬病
C.一些在思想性上有些落伍的相聲逐漸失去了觀眾的喜愛
D.某影片體現了對小城鎮(zhèn)居民的人文關懷,成本低,叫好又叫座
5.4.
第7段中,劃線處“強心劑”一詞指的是( )。
A.知識
B.故事
C.趣味
D.哲理
5.5.
作者認為藝術應該向純藝術的方向發(fā)展是一種錯覺,是因為( )。
A.純藝術只是一種理想,現實中并不存在
B.現代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反感違背科學的說教
C.追求真善美是所有藝術形式的終極目標
D.人們并不反對傳播科學、啟迪人生智慧的說教
答案與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虛詞的語境搭配。
句中關聯(lián)詞所連接的兩部分為假設關系,故正確答案為B。
1.2.答案: B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jié)判斷題。文中提到“在學習任何一種藝術時,必要的步驟是什么呢?——學習任何一種藝術的過程都能夠適當地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門藝術的理論,另一方面熟悉那門藝術的實踐。”因此,B項說“掌握一門藝術理論知識還不是必要的”說法是錯誤的。其他各選項在文中均有提及。故正確答案為B。
1.3.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細節(jié)判斷。
文章前半部分提到學習藝術的兩個必要步驟——”理論+實踐“是”技“,而后半部分討論的”藝術在心中的地位“是”道“。題干中提到的駕馭一門藝術的中心問題,固然是”道“的問題。最后一段對現在人們不重視愛的藝術,因而無法學習這一藝術的論述可以為證。B、C、D項均不是作者認為的中心問題。
故正確答案為A。
1.4.答案: D
解析: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文中第一段就明確表述了”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藝術”這一觀點,最后一段表達的恰恰是提出“人們忽略了對于愛的學習”這一觀點,因而D項說“愛是不學而成的”最不恰當。
故正確答案為D。
1.5.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標題選擇題。文章開頭說“明確愛是一種藝術”,結尾又說“難怪乎沒有誰來學習愛的藝術”,首尾呼應,整篇文章都在討論愛的藝術。其余選項均太過泛化,沒有具體到“愛的藝術”。
故正確答案為B。
2.1.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
定位原文,由文章首段第二句話可知“切換啟動過程”包括環(huán)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系統(tǒng)啟動、讓四肢蘇醒四個步驟。B項“開始接受外界信號”不一定屬于切換啟動過程。故正確答案為B。
2.2.答案: C
解析: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
第二段中明確點出“‘殺傷性叫醒’,即用驚醒的方式切斷啟動過程,讓人立即恢復意識”,C項表述正確。A項是“殺傷性叫醒”的一種方式;B項錯誤,根據文章第3段可知,“殺傷性叫醒”并不是“破壞”潛意識,而是令潛意識“戛然而止”;D項錯誤,根據整篇文章可知,“殺傷性叫醒”“會帶來一系列神經或心理問題”,沒有提到“影響正常睡眠”這一點。
故正確答案為C。
2.3.答案: A
解析: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
A項正確,文章第三段首句提到“睡眠是由潛意識負責的,睡著時它非?;钴S……制作成夢境”,即睡眠時人的夢境由潛意識來形成的。
D項錯誤,第三段首句明確提到睡眠是潛意識來負責的,并沒有意識的作用;B、C兩項在文章中并未提及,予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2.4.答案: B
解析:
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
文章第四段尾句提到“‘殺傷性的叫醒’往往會剝奪這種安全感……醒來,就會出現一些防御行為,比如攻擊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緒崩潰等”,由此可知B項“情緒崩潰”表述正確。根據文章第三段末尾可知,A、C、D三項是長期被“殺傷性叫醒”所帶來的一系列神經或心理問題。
故正確答案為B。
2.5.答案: D
解析:
本題為標題選擇題。
整篇文章是圍繞著起床時被“殺傷性叫醒”展開的,強調“殺傷性叫醒”會給人帶來極糟的影響。因此D項最適合成為文章標題。
A、B兩項在文章中雖有所涉及,但是范圍較廣,且不是文章的核心內容;C項只是文段第一段的總結,太過片面,予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3.1.答案: A
解析:
此題屬于細節(jié)判斷題。
本題考查的實質是要給“沙塵暴”下定義。如果明確這一點,只有選擇A項,它首先說明“沙塵暴”是“天氣現象”,這種天氣現象形成的原因是“風將大量沙塵卷起”,造成的結果是“使空氣混濁,能見度小于千米”,這些都是解釋“沙塵暴”作為一種天氣現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故正確答案為A。
B項說沙塵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態(tài)平衡的一項工程,只是一種描述性的說法,不能算作真正意義的解釋,故排除。C、D項都只說明了“沙塵暴”形成的原因,也不能算作準確的解釋。
3.2.答案: B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jié)判斷題。
B項說表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因為沙塵暴并不是由沙塵逐漸積聚形成的,更沒有起到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所以應該是理解錯誤的選項。
A項說沙塵這種天氣現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態(tài)平衡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文中原意,可以排除。C項除“能使大氣中的酸性物質得到平衡”對原文略有改動外,其余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排除。D項說沙塵不僅在土壤的分布與補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環(huán)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只是對原文作了一些簡化,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因此也可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3.3.答案: A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jié)判斷題。
本題圍繞“加劇沙塵暴災害的原因”,列出了四種表述,文中多次提到“在人為活動的干預下……結果造成生態(tài)巨變”,“在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后……一連串的災害也就由此產生”,“大自然是不會犯錯誤的,錯誤永遠是人犯下的”等等,這些信息足以說明:“加劇沙塵暴災害的原因”肯定與人有關,與人的活動有關。
B項這些變化顯然是人的活動造成的,應該是原因之一。C項顯然也與人的活動有關,也可以排除。D項也是人的活動造成的,也可以排除。這樣,B、C、D三項都與人的活動有關,應該說都是正確的,都可以排除。只有A項“強上升氣流把顆粒微小的粉沙細土和微塵揚上天空,作中長距離的輸送”,只是地質史上的一種現象,是風力對草原帶的風化物質進行篩選分類后的一種結果,因而不是加劇沙塵暴災害的原因,故正確答案為A。
3.4.答案: C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jié)判斷題。
A項推斷的依據是原文中“澳大利亞的沙塵乘著南半球的西風……也將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塵帶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但原文只是說“沙塵暴曾給新西蘭、意大利、法國等國家?guī)砗锰?rdquo;,并不能從中推斷出“因而必將被人類所利用”這一結論。B項推斷的依據是原文中“風將大陸的沙塵吹向海洋,又將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陸”,從這兩句話也不能推斷出“這將會使海平面逐漸升高”的結論。D項推斷的依據是哥德說的“大自然是不會犯錯誤的”,但不能由此推出“因此人類應當順應大自然,不要企圖去改變大自然”的結論。按照D項的說法,人類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顯然是不正確的。
C項“人的活動加劇了沙塵暴的危害,人類也就完全有能力減少這種災害的發(fā)生”是基于全文立論的,符合作者的本意,故正確答案為C。
4.1.答案: B
解析:
此題是細節(jié)判斷題。
據原文“亞健康人群占70%(其中輕度患者約占40%,慢性患者約占30%)”可知B項兩個數值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B。
4.2.答案: D
解析:
此題是細節(jié)判斷題。
由原文“目前許多中老年疾病患病人群普遍年輕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膽囊結石的發(fā)病提前了10年。”可知D項的“脊椎病”不屬于中老年疾病。故正確答案為D。
4.3.答案: B
解析:
此題是細節(jié)判斷題。
關于“末梢”檢查的論述在文章的第三段,由原文“通過這種檢查可以初步看出病人的細胞活力狀態(tài)”可知B項“完全檢測出”的表述過于絕對,不合文意。A、C、D三個選項均可在第三段原文中找到同義替換。故正確答案為B。
4.4.答案: A
解析:
此題是細節(jié)判斷題。
材料第二段提到“亞健康人群中又以男性為眾”,但后面一句約達七成左右的主體是“知識分子和企業(yè)管理者”中的男性,而非“男性”,故A項不合文意。材料首句提到“約80%被監(jiān)測者的體質年齡大于實際生理年齡”,可知B項表述符合文意;由第三段的數據顯示,干部亞健康發(fā)生率最高,高于學生,C項符合文意;D項由第二段原文“在20至30歲的男性中,超過10%有脂肪肝、血脂高的癥狀”可以推出。
故正確答案為A。
4.5.答案: C
解析:
此題是細節(jié)判斷題。
由第三段原文“如果有亞健康癥狀,而且通過自我調節(jié)無法減輕時……”可知,亞健康并不是完全可以通過自我調節(jié)減輕的,C項表述不合文意。調查顯示申城健康人群僅占16%,材料又主要敘述了申城人的亞健康狀態(tài),可知申城市民健康狀況不容樂觀,A項符合文意;由第三段的數據可知學生亞健康的發(fā)生率僅次于干部,B項也符合文意;材料最后一段提出專家推薦的科學健身方法,根據第四點的表述可知能夠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D表述也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C。
5.1.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的第1、2段對相聲、小品兩種藝術形式的比較,得出最后的結論:藝術不要脫離主題,脫離它該有的思想內涵(文章最后一段)。故選B。
5.2.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第4段的第2、3行“人們在追求藝術享受的同時,還追求思想的升華和哲理的啟迪,追求‘有益的’教誨”可知,追求藝術享受和有益的教誨是符合題意。故選B。
5.3.答案: A
解析:
題干中B項內容與文中“那些顯得有些粗俗,僅僅為了逗得觀眾一樂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贏得廣大觀眾的青睞”是相吻合的。c項內容與文中“相聲明顯競爭不過小品”“主要的原因,在于現代相聲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相吻合。D項表現了“人文關懷”,即思想性的重要,與文意吻合。只有A項在文中找不到相應的內容。故選A。
5.4.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第7段“哲理故事逐漸流行于故事刊物中,為僅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可得出“強心劑”意為“哲理”。故選D。
5.5.答案: D
解析:
材料第6段一開始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觀點,即藝術應向純藝術的方向發(fā)展是一種錯覺。接下來具體論述,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是“人們心中排斥的,只是虛偽造作無用的說教,決不排斥真、善、美的教誨”,需要傳播科學、弘揚真理、啟迪人生的智慧。故選D。
地址:合肥市蜀山區(qū)梅山路153號國旅大廈6樓(安農大南門)
聯(lián)系電話:0551-62827270 / 62833186
博學公務員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皖ICP備16021577號-1 經營許可證號: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備案管理系統(tǒng)
Copyright?2006-2023 www.homecras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